当前位置:筑梦小说>其他类型>国策> 第三十八章 战争迹象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三十八章 战争迹象(2 / 2)

在9日到11日进行的拦截试验,全都针对“再入大气层弹道”,足以证明共和国提供给巴基斯坦的“导弹拦截系统”能力有限。

在此阶段,拦截时间以秒计算!

因为采用了“弹体分离技术”,所以印度的2种中程弹道导弹的再入大气层速度都在20马赫以上。从150千米(大气层最大高度)到地面,最多30秒!在这30秒内,不但要发现并且跟踪导弹(弹头),还要进行拦截,难度可想而知。

按照霍普金斯提供的数据,6套“空基激光拦截系统”与3套“地基导弹拦截系统”只能为巴基斯坦提供最基本的“战略安全保障”。

在理想情况下,即已经掌握目标弹道、在第一时间确定目标数据,“空基激光拦截系统”需要对目标持续照射10秒,才能确保摧毁;拦截第二个目标之前,“空基激光拦截系统”需要大约5秒的冷却与再瞄准时间。也就是说,30秒之内,1套“空基激光拦截系统”最多只能拦截2个目标。

“地基导弹拦截系统”的作战方式与“空基激光拦截系统”有所不同,在一般作战模式下,当目标进入大气层后,“地基导弹拦截系统”将同时发射2枚拦截导弹,对目标进行第一次拦截。随后拦截系统自动甄别拦截情况,如果已经摧毁目标、拦截系统自动搜索第二批目标,如果未能摧毁目标、拦截系统将发射第二批导弹、对目标进行第二轮拦截。因为每套“地基导弹拦截系统”有6条火控通道,所以可以同时拦截6个目标。在80%摧毁概率的情况下,一次能够拦截9到10个目标。

如此算下来,共和国提供给巴基斯坦的“导弹拦截系统”最多只能拦截42枚导弹。

客观的说,拦截能力并不差。美国的“国家导弹防御系统”也最多同时拦截150个目标而已。

关键还是如何探测与发现目标。

按照霍普金斯提供的消息,共和国部署在巴基斯坦奎达的“远程警戒雷达”是货真价实的“战略导弹监视探测预警雷达”,采用超长波频段,最大有效探测距离超过4500千米,能够对3000千米内的弹道导弹发射情况进行准确定位,并且在弹道导弹发射之后30秒内测算出导弹的飞行弹道,为拦截工作提供至少5分钟的预警时间。

“空基激光拦截系统”与“地基导弹拦截系统”要想发挥作用,必须依靠“战略导弹监视探测预警雷达”提供的目标参数。为此,共和国分别在东北、西北、西南、海南与东南地区建立了5座“导弹预警中心”。

虽然在电子设备小型化的帮助下,原先固定部署的“战略导弹监视探测预警雷达”具备了机动部署能力,但是受雷达工作体制的限制,雷达天线体积非常庞大,即便能够进行空运,也需要花很多时间进行组装与调试。

按照霍普金斯的猜测,9到11日进行的导弹拦截试验中,数据由共和国部署在西北与西南的雷达提供,而不是由部署在奎达的雷达提供。即便由共和国的工程人员负责雷达的组装与调试

(本章未完)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