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筑梦小说>其他类型>一战战史二战战史大全集> 第一章 风云人物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章 风云人物(1 / 1)

德意志帝国的统一,政治上的头号功臣自然是大名鼎鼎的“铁血宰相”俾斯麦,而军事上的头号功臣则非老毛奇元帅莫属,因为军功卓著,老毛奇被誉为“德意志之剑”。与形象强悍的俾斯麦不同,老毛奇看上去像个文弱的书生,但别看其身体瘦弱、不爱说话,一生的经历也没什么传奇色彩,但他却是一位威震欧洲的军事统帅,不但被历代德国军人奉若泰山北斗,而且也被其他欧洲各国军界看作一代宗师。

老毛奇的全名是赫尔穆特·卡尔·贝恩哈特·冯·毛奇,他是德国总参谋部最著名的参谋长和军事战略家,德军总参谋部这个效率极高的战争机器就是在他的手中完善起来的,他是普奥战争和普法战争中打败奥军和法军的实际组织指挥者,为了与他的侄儿小毛奇相区别,故把他称为老毛奇。和许多普鲁士的名门一样,毛奇也是出身于军人世家,只是在他之前,他的家族的名气不那么显著罢了。毛奇的父亲曾经在腓特烈大帝军中当中尉,爱上一位汉堡银行家的女儿,因为未来的岳父不希望自己的女婿是军队的低级军官,所以于1796年从军中退役,在德意志北部海港城市吕卑克定居下来。后来因为经商务农均失败,不得不再次从军,加入丹麦军队当了一名少校。老毛奇在10岁时就被送进哥本哈根皇家军校,16岁时获得了丹麦皇家近卫军少尉军衔,也就是说他成了丹麦的一名下级军官。1821年在参观过柏林之后,老毛奇确信小小的丹麦不是他的用武之地,而普鲁士才是他施展宏图的理想之处。1822年3月,毛奇通过考试加入了普鲁士军籍,成为了驻奥得河畔法兰克福第八近卫师的少尉军官。一年以后,他又通过考试,进入了普鲁士军事学院,当时学院的院长就是著名的德国军事家克劳塞维茨少将。

1828年,从军校毕业后的老毛奇进入了普鲁士总参谋部做了一名见习军官,在此期间,他发表了重要的军事著作《论军事测绘大纲》,因而受到了军界的重视,在地图测绘部待了4年之后,于1832年正式成为总参谋部军官。在总参部默默无闻地工作了近30年后,1857年,总参谋部人事处长冯·曼陀菲尔少将向国王建议,由毛奇接任赖赫尔的总参谋长之职。这时的老毛奇已经57岁了,但在军队中还是一个无名之辈,他当了25年的参谋军官,唯一的指挥职务是曾经当过几个月的连长。当时绝不会有人想到,他能在这个遭人鄙薄的总参谋长职位上一变而成为驾驭全军的高官显贵。

老毛奇是个爱好写作的人,1841年,他曾发表了一篇论述西部边界问题的文章,当时的他从纯军事角度指出,普鲁士地处欧洲中心这一不利的地理位置,而且被列强所包围,随着普鲁士的不断壮大,周边列强以一种复杂的或者说是一种充满嫉恨的心情注视着它。即使在和平时期,普鲁士也必须像一支面对强敌的大军,常备不懈,严阵以待,并提出德意志各民族应联合起来。他的这种要建立一个统一的德意志国家的想法与后来的“铁血宰相”俾斯麦不谋而合。那时的德军总参谋部平时主要负责测绘制作地图,研究军史中的经验教训,总结战争的规律,战时则负责军队的军需供应和为司令官起草命令、计划行军道路等辅助工作,实际上也就是一个调研及后勤机构,作为参谋总长的老毛奇并没有军令权,他只是对普鲁士战争部长负责,他也没有出席内阁会议、晋见国王的权力,这与德国后来主宰军事大权的总参谋部的职能和地位是根本不同的。

老毛奇开始走马上任之时,正是商业和工业高速发展的时代,工业的迅猛发展不仅使百万大军的装备得到改善,而且由于交通事业的革命,使军队的机动能力也有极大提高。线膛火器射程和杀伤力的提高,势必会引起战术和战斗样式的变革。老毛奇的伟大之处首先在于,他清晰地觉察到了这一变革在理论上的意义,并试图将其应用到制订未来动员和进军的计划中去。他敏锐地追踪后膛步枪和后膛装药的线膛炮这些新式武器的发展,更重要的是,他一直在思考电报、铁路这些新生事物在军事上的应用。毛奇明白,过去依靠统帅在战场上即兴作出性命攸关的决策的方式已经落伍了,在一个工业时代,指挥官要调动方方面面的社会因素来打一场仗,也要受这些因素的制约。所以战争不能是即兴的,必须是理性的,战争可以事先规划,而且必须事先规划。在老毛奇的默默努力下,“普鲁士总参”这个军事机构被渐渐发扬光大,他重新改组了普军,为他们配备了新式武器,建立了强大快捷的铁路系统。经过一番努力,普鲁士军队实力飙升,堪称欧洲一流,毛奇所想要的,是一部真正高效率的军事机器,而他也的确做到了这一点。在他的任期当中,普军统一了命令文书的用语和格式、战略战术原则等,使德国的军队真正成为了一部高效的战争机器。

1864年初,普鲁士与丹麦之间的战争爆发,老毛奇作为总参谋长在统帅部做些协助指挥部队的工作。按照他的作战计划,普军对丹麦军采取钳形攻势,很快就击败了丹麦。1866年初,普鲁士与奥地利的战争迫近,普鲁士国王特地发出指令,这次战争的军事命令直接由老毛奇发给战地各军,而无需再通过军政部,这成为了总参谋长直接指挥军队的开端。毛奇把所有铁路动员起来,迅速将兵运到了边境。在初期战斗中,普军步兵利用新型击针式步枪和新型战术,在绝大多数地区取得了胜利。7月3日,各路普军按老毛奇的计划从不同方向在战场上集中,当毛奇在望远镜里看到普鲁士的几路大军按计划赶到会战地点时,他对普鲁士国王只说了一句:“陛下今天不仅赢得了这场战役,而且赢得了整个战争。”普奥七周战争最后的结局是奥地利退出了德意志联邦,普鲁士统一了整个德国北部和中部。当和约刚刚签订的时候,毛奇已拟订出与法国的战争计划。普奥战争之后,毛奇因功晋升中将军衔,而且进入了最高决策圈,这时毛奇已经65岁了,而总参谋长这个位子,当时地位仍然不高,要想继续晋升,正常途径是去担任陆军的军长,但按照他这个年纪和过去的指挥职务经历来看,已不太可能,因此毛奇提出退休的要求。但普鲁士国王在战争中看到了毛奇的能力和对军队建设的贡献,坚决驳回了他的退休请求。

普鲁士军队在普奥战争中的胜利,极大地震撼了整个欧洲,同时也使当时不为人们所重视的总参谋部名声远扬。这是这个世纪普鲁士取得的第二个巨大胜利,它是一个具有坚忍不拔意志和科学工作态度的

(本章未完)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